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作者:admin 时间:2014-01-06 点击数: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2014)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

目 录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1

一、历史沿革. 1

二、发展现状. 2

三、办学成就. 5

第二部分 人才培养工作状况. 6

一、领导作用突出,发展目标明确. 6

二、坚持人才兴校,提高双师素质. 9

三、突出职业能力,推进课程建设. 11

四、重视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15

五、适应行业需求,建设特色专业. 17

六、完善教学管理,加强质量监控. 22

七、铸造学校品牌,增强服务能力. 24

第三部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整改措施. 26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26

二、整改措施. 27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13年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根据《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的要求,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认真分析学校2013年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信息采集平台的基础上,对学校的基本情况、领导作用、专业建设、师资队伍、课程建设、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总结,形成学校2013年教育教学质量年度报告。

第一部分 学校概况

一、历史沿革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溯源于1951年创建的“河南省护理员培训学校南阳分校”,一年后更名为“河南省立南阳医士学校”。1958年经省政府批准,学校升格为“南阳医学专科学校”,招收第一届医学专科生。1964年秋更名为“南阳卫生职业学校”。此后学校与南阳县中医药学校、郑州卫校合并,先后更名为“南阳地区卫生学校”和“河南省南阳卫生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再次升格为“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2006年,南阳市委、市政府对南阳医学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将南阳中医药学校(含原张仲景国医大学)等整体并入南阳医专,形成了以西医为主体、中医为特色、中西合璧、优势互补的办学格局。学校至今已有63年办学历史和30多年专科教育经历。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各类医疗卫生人才6万余人。

二、发展现状

目前,学校占地1316.19亩,校舍面积47.8 万平方米,固定资产7.7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167.6万元,其中万元以上教学设备927台(套),价值3703.3万元。图书馆总藏书量135.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92.1万册,电子图书43.5万册,中外文期刊1520种,学校创办的国家级学术期刊《国医论坛》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设有千兆校园网、电子阅览室和手术直播示教系统,中药标本馆全国一流,人体生命科学馆国内领先,仲景文化特藏馆独具特色。现有在校生9517人。

学校设置14个教学系(部、院),开设有临床医学、护理、中医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中医骨伤、针灸推拿、卫生管理等17个专业,现有中医学专业、护理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医学影像技术、中药学5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护理、医学影像技术2个省级教改试点专业,临床医学专业是河南省高等学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中医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3个教学团队被确定为河南省教学团队建设项目。《中医正骨》、《医学影像解剖》、《临床药物应用》3门课程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其中《临床药物应用》被评为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被评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课程。现有12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护理专业实训基地被评为国家级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临床医学、中医学、药学、针灸推拿4个专业实训基地被确定为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第一、二附属医院为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河南省全科医师培训基地。中药分析实验室是国家二级科研实验室。中国解剖学会网站在我校设立。目前我校已获准设立博士后研发基地。

学校共有教职工2327人﹙含三所附属医院﹚,校本部现有任课教师 828人,其中专任教师646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53人,副高级158人,博士7人,硕士244人,“双师型”教师281人。92名教师被授予省、市级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或科技功臣等称号,3位同志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常年聘用3名外国文教专家。

2013年我校教师在各级各类科研项目立项11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子课题1项,省级7项,市厅级103项,校级7项,同时也参与了部分国家级科研课题的申报,科研氛围浓厚。获得各级各类成果58项,其中省级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省级自然成果奖1项,市厅级一等奖8项,二等奖29项。各级各类项目资助经费创历史新高,为下一步省部级立项,国家级课题申报奠定坚实基础。

学校建有三所附属医院,床位2600余张。第一附属医院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和全省爱婴医院,拥有1个省级重点培育学科、2个省级医学临床特色专科、12个市级重点专科和5个市级特色专科。第二附属医院是一所中西并举,以中医为特色的二级甲等中医院,目前在白河南岸新征土地126亩,合资扩建项目正在建设之中,发展势头迅猛。第三附属医院是以眼科和微创为特色的国家二级综合性医院。三所附属医院为全市人民的医疗保健、教学与学生临床实习提供了坚强的保障。

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与菲律宾伊密里欧学院合作,已连续两年招收三个专业在校学生达400余人;与美国卡姆登学院联合办学,招收第一届两个专业学生48人。我校针灸教授李世珍撰写的《针药汇通》一书,被日本国誉为“李氏针灸”来校学习,并在日本国广泛传承。

招生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覆盖22个省、市、自治区,近三年新生平均报到率达89.9 %;开辟涉外护理专业学生国外就业途径,20名护理专业学生赴英国带薪实习;在全国22个省市建立了人才就业联络点,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一次性就业率保持在85%以上。

三、办学成就

近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强化内涵建设,实现跨越发展,先后荣获“河南省文明单位”、“河南省文明学校”、“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高等教育学生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河南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河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 河南省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河南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河南省青年志愿者活动先进集体”、 “河南省十大品牌学校”、“河南省公众最满意的十佳高职院校”等荣誉称号,我校“仲景学子”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

第二部分 人才培养工作状况

一、领导作用突出,发展目标明确

(一)科学编制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主动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紧紧把握经济社会发展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制定并实施了学校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改善了办学条件,凝炼了办学特色,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河南省职业教育攻坚工作先进单位”、“河南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在总结学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根据高职高专教育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学校研究制定了“十二五”发展规划,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和《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等文件精神,推进学校各项事业持续发展。

(二)准确把握办学目标与定位

办学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工学结合的发展道路;坚持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不断深化“校院一体、医教结合”办学模式,为基层、农村、社区培养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为人民群众的健康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办学理念:以行业为依托,坚持医教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实践创新。

校训:崇仁、厚德、恒志、精术

校风: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教风:厚德、博学、敬业、奉献

学风: 砺志、修身、勤勉、创新

发展目标:把学校建设成为教育教学质量优良,办学特色鲜明,专业结构合理,适应基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需求,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办学类型定位:医药卫生类普通高等职业教育

办学形式定位:全日制教育为主体,成人教育和各种培训为辅助。

人才培养层次定位:培养具有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良好医德医风的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专门人才。

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南阳,面向省内外,为基层、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人才资源和智力支持。

(三)高度重视人才培养工作

1、加大人才培养投入。学校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把教学质量视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不断加大教学经费投入,为教师培训进修铺路搭桥;划拨专项资金,大力引进高学历高职称人才;制定了向一线教师倾斜的相关政策,不断提高教师的地位和待遇。

2、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学工作。建立了学校领导联系系部工作制度和听课制度,深入了解教学状态;每年都要召开教学工作专题会议,定期参加教学工作例会、座谈会、研讨会,及时协调处理教学问题;及时召开校长办公会议或学术委员会会议,对教学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学校领导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带头在《中国高等教育》、《卫生职业教育》、《河南教育》等报刊上发表教育教学文章,编写教材论著,主持教改项目。关心教师工作生活,在职称评聘晋升、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经费使用、后勤保障等方面向教学一线和教师倾斜;坚持进课堂、进班级、进公寓,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认真落实对学生的奖、助、贷资助政策,为学生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2013年度我校共发放568人累计2860200元的国家助学贷款,同时完成了国家奖学金11人8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390人1950000元、国家助学金2520人7560000元,以及总人数为2611人的学校优秀学生奖学金1120800元等各类国家奖、助学金的评定、审核、上报及发放工作。同时为了保证贫困学生能温暖过冬,为642名学生发放了64200元的越冬物资生活补贴,助学贷款工作在全省本专科高校考核中获得良好等次。

3、稳步推进校企合作办学。学校依托附属医院优势,走“校院一体、医教结合”之路,通过教学与医疗资源共建共享、校院人事编制统一管理、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订、教师与医师专业技术职务互评互认、理论与实践教学高度融合、学校与医院任课教师同等待遇等措施,构建校院互动的育人模式;学校与医药企业合作,推动“订单”式人才培养;选派教师到附属医院和实习基地进行实践锻炼,提高临床教学水平;积极承担基层医院人才短期培训任务,针对基层医疗单位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了应社会所需、与市场接轨、与企业合作、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学校与企业双赢的育人效果。

(四)切实维护校园和谐稳定

学校高度重视校园安全稳定工作,坚持依法治校,保护学校财产,服务广大师生,维护正常教学秩序,致力于“和谐校园、平安校园”建设,确保学校的和谐与稳定。学校成立了安全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切实落实综合治理和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认真开展不稳定因素排查化解活动,多年来未发生重大安全稳定事故,学校先后被评为南阳市平安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消防工作先进集体和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二、坚持人才兴校,提高双师素质

学校把人才兴校作为重要战略支点,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的要求,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师资队伍的职称、年龄、学历、学缘结构日趋合理,形成了基础课程主要由学历职称较高的专任教师讲授、专业课程主要由具有实践工作经历和附属医院相应专业的名医巧护讲授、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丰富临床实践经验的医护人员讲授的机制。

(一)多策并举,稳步提高专任教师技能水平

注重专任教师执教能力的提高,通过岗前培训、教学基本功比赛、专业知识竞赛、教师说课比赛、多媒体课件制作、教学经验交流会、公开课、出国培训、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等形式开展教师岗位培训;狠抓“双师素质”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申报卫生系列专业技术职务,每年部分专任教师到附属医院或其它医疗单位进行轮训,近三年已安排教师196人次到附属医院参加临床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目前我校共有“双师型”教师281人,占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总数的70%;实施“名师名医创建”工程,已命名了19名“名师名医”,确定了93名“名师名医”创建对象;3人被评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被评为河南省名中医;加强教学团队建设,目前已建成省级教学团队3个、校级教学团队10个。近三年来,在国家级教学技能竞赛中我校荣获一等奖1名;在河南省教育厅教学技能大赛中我校教师获得一等奖10 名、二等奖5名;在全国及全省各类职业技能竞赛中,由我校教师指导的学生获得一等奖21人、二等奖23人。

(二)聘训结合,切实提升兼职教师教学能力

充分利用三所附属医院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临床人才资源优势,校院共建师资队伍。从附属医院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选拔优秀医护人员166人为兼职教师,承担实践教学任务,兼职教师承担实践课的比例逐年提高。重视对兼职教师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兼职教师参加学校专业教研活动,并将其纳入专家评教和学生评教范围;系部到医院开展说课教学技能培训;专兼职教师共同参与制订技能操作质量标准和考评办法,共同推进课程建设和实训室建设,兼职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

三、突出职业能力,推进课程建设

(一)依据职业岗位要求,优化课程内容

成立了由卫生行业专家、管理人员参与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共同指导专业建设,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的任职要求,参照卫生医疗行业的职业资格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划分为公共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专业基础选修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素质拓展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七大课程模块,体现了职业岗位要求。

充分发挥医疗行业专家及业务骨干在课程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以应用为主旨构建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根据职业岗位特点,与附属医院合作开发精品课程等相关课程,《中医正骨》、《医学影像解剖学》、《临床药物应用》3门课程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课程,其中《临床药物应用》被评为2012年度河南省高等学校精品资源共享课;《正常人体结构学》等25门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或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特别是人体解剖教研室与第一附属医院影像科合作开发了《医学影像解剖学》和《影像诊断学》课程,将正常人体解剖标本与X线图像相结合、正常人体影像结构与病理影像结构相结合,促进了基础与临床、理论与实践的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质量。

紧紧围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这一目标,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根据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医学专业工作要求,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针对不同专业的特点,参照各专业的职业资格要求,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促进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按照职业性、发展性、多元化的评价原则,制定了完善的课程评价体系,评价课程设计方案、课程实施与效果、课程建设资源、人才培养质量等多个环节,运用教学评价、学习评价、社会评价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严格监控课程实施情况,对各专业的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及实践技能基本要求等都做出了相应规定,规范了课程建设规划与发展。

(二)创新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

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将医护工作任务植入学习过程,采用“1+1+1”教学模式,按照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组织教学,融“教、学、做”于一体。学生第一学年主要完成职业岗位基础课教学和见习,第二学年强化专业教学和基本技能实训,第三学年转入实践教学基地真实职业环境下的岗位实习,强化了职业岗位能力。

注重教育理念的更新,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学方法改革,摸索出“问题讨论法”、“病案分析法”、“床边教学法”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重视教学手段的更新和优质教学资源、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先后建成了87个多媒体教室和6个语音室,满足了教学需求。定期对教师开展现代化教育技术应用集中培训,举办形式多样的多媒体教学比赛,促进了教师教学手段和方法的改革。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了手术直播示教系统,设立了模拟病房,购置了中医仿真症候人等实验设备,使学生在模拟医院的医疗环境中体验岗位工作过程。

重视课程考核方式改革,对有教学实习任务的课程全部制订技能测试题库和考核标准,实践技能考核成绩不合格者不予毕业。

(三)注重专业工作经历,根据课程性质安排主讲教师

在教学过程中,按照课程性质选拔相应专长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专业基础课程主要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和深厚专业背景的校内专任教师讲授,专业课和专业实践课程主要由校内(含附属医院)专任教师、兼课教师和来自教学医院的兼职教师讲授。在实践性课程教师中,来自医院的兼职教师达96名。

(四)加强教材建设,教学资源丰富

学校出台了《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教材管理工作条例》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明确了教材选用、编写的有关规定,原则上选用省部级以上获奖或高职高专规划教材。支持教师积极参加全国性的教材编写工作,鼓励教师编写能够反映最新成果和本地特色的校本教材,与附属医院共同开发紧密结合职业岗位需求的各专业《实验实训指导书》和《实习指导书》。2010年以来,我校教师参与编写并公开出版的教材共365部,其中主编101部。由我校教师主编的高职高专教材《医学影像解剖学》、《影像诊断学》等成为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

图书馆藏书135.6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92.1万册),中外文期刊1520种,建有图腾图书集成管理系统和中文生物医学数据库镜像站点,引进了《超星数字图书馆》、《万方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论文全方数据库》、《清华同方医院知识仓库》、《张仲景医籍文献数据库》、《网上报告厅》等数据库。注重图书资源的更新,近三年购置新书17.9万册。我校投资200余万元建成的千兆校园网连接两个校区和两所附属医院,接入计算机1000余台,成为省内设备较为先进的采用千兆三层交换以太网技术的高校校园网,在服务教学科研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重视实践教学,强化能力培养

(一)实践教学管理规范有序

实践教学管理机构健全。教务处设置了教学科和实践科,分别管理校内实验实训和校外见习、实习工作,各系均设有主管实践教学的副主任。实践教学管理部门负责校内外基地建设规划的制定、制度完善及执行情况的监督和管理,各系和所属基地具体负责各项实践教学工作计划的落实,形成了校内实训基地实行校系二级分工负责和校外实习基地采取校企(院)双方合作共管的模式。

实践教学管理制度完善。先后制定了《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环节的指导性意见》、《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验实训教学管理规定》、《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外实践教学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规范和强化了实践教学工作。校内实验实训基地配有专职教师65人,附属医院、教学医院等校外实训基地配有指导教师222人,辅导员45人,分别负责实训实习指导、日常管理和思想教育。

(二)构建系统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发挥附属医院专家及业务骨干在实践教学中的优势,参与实践教学方案设计,形成了科学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根据实践教学需要配置理论教学内容,实践课时占总教学课时的50.8%以上。把部分实践课安排在附属医院进行“床边教学”,开展手术示教,职业氛围浓厚,增强了实践课教学的现场真实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临床实习与岗位需求紧密结合

重视临床实习,制定了《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习管理制度》、《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实习检查规定》等规章制度,对实习的目标任务与组织管理等做出了明确规定,在人员安排及经费保障上予以倾斜,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实习管理机制。学生除了在国内医院实习外,还可以赴国外带薪实习。各专业实习率达100%,实习时间均在9个月以上。实习学生在带教老师指导下真实参与医院的医疗、护理、药技等工作,实现了人才培养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求。

(四)不断改善实践教学条件

学校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不断加大教学仪器设备投入力度,实践教学经费充裕。各专业都配备有能够满足实践教学需要的实验实训室,教学实验设备仪器充足,现有12个校内实训基地,其中4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首批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除附属医院外,学校还与省内外多家实践教学基地建立长期的产学合作关系,拥有45个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为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

大力推行“双证书”制度,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学校被确定为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人机对话考试机构、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考点和英语应用能力等级考试考点。各专业建立了技能测试试题库和技能考核标准,围绕职业能力资格考核组织教学,将职业技能鉴定考核的内容贯穿到日常教学中。学生积极考取护士资格证、按摩师资格证、药剂员资格证、英语、计算机和普通话等级证等资格证书,近三年护理、药学等专业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分别达90.7%、92.5%和93.2%。

五、适应行业需求,建设特色专业

(一)重视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科学合理

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化专业布局,提出了“以构建重点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特色专业凸显的专业群”的发展思路。先后制定了学校“十一五”、“十二五”专业建设发展规划和特色专业建设规划,构建了“校院一体、医教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融“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支持特色教材的编写,建设双师素质教学团队,加快教学改革研究和精品课程建设,积极开展社会医疗服务,打造专业特色,取得明显成效。目前学校共有临床医学、中医学、针灸推拿、医学影像技术、中药学等5个河南省特色专业建设项目。

(二)优化人才培养过程,特色专业建设成效显著

1、“校院一体、人才共育”的临床医学专业

临床医学专业一直传承“校院一体、人才共育”的办学特色,形成了院系一体的教学管理体制,系主任由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兼任,将专业教研室设在直属医院,聘任临床科室主任为教研室主任,选拔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医、技人员担任临床课教师,由医院科教科负责临床课教学和临床见习工作。积极推行与职业岗位和社会实践相融合的学习模式,把病房当课堂,形成了知识、能力、素质相融合的课程体系。该专业现为河南省高等学校“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其实训基地2009年被批准为河南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被命名为河南省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

目前,该专业拥有全国先进工作者1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4人,市级学术技术带头人16人,12名同志获市级拔尖人才称号,8人担任河南省不同学科理事,专业带头人王立义是河南省医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委员、南阳市医学会普通外科学会副主任委员。

2、“导师制度、法崇仲景”的中医学专业

中医学专业凭借医圣故里这一得天独厚的人文资源,注意吸纳南阳深厚的中医药文化遗产,突出中医思维及实践能力培养,每学年第一学期,按照面试与笔试相结合的原则选拔二年级优秀学生,进行“导师制”教学。每位导师带教学生1-3人,为期2年,直到毕业。学生在双休日和课余时间随导师在医院坐诊,导师对学生的专业学习进行悉心指导,并定期向教研室汇报学生临床学习情况。同时,该专业致力于医圣精神的传承,探寻国医精髓,培养学生关注苍生的仁爱情怀、辨证论治的思维方式、开放发展的学习态度以及勇于实践的创新意识。

该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拥有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3人,省中医重点人才2人,市级专业技术带头人12人。近年来主持国家、省、市中医药科研项目15项。中医学教学团队为省级教学团队,拥有校级名师10人。专业带头人方家选教授是全国中医药高职高专教育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卫生管理教育学会理事、中华传统医学联合会副会长、河南省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另一专业带头人庞景三教授是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河南省名中医。2012年该专业实训基地(学校附属中医院)被命名为河南省示范性综合实训基地。

3、“名师引路、注重传承”的针灸推拿专业

针灸推拿专业坚持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注重基础,突出应用,以南阳医专中医针灸新疗法研究所和南阳医专二附院针灸研究所为教学临床研究基地,建立起了医教结合的办学模式。针灸推拿实训基地是河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该专业在国内外具有显著特色和明显优势,依托我校名师李传岐的“李氏针灸”展开教学,实现了传统技法和现代医学知识的有机融合。

该专业承担着留学生培养任务,李氏针灸已名扬海外。在教学过程中,重视教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不断提高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大力推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制作相关示教设施,营造形象逼真的教学环境,突出双证教育,提升学生技能,致力于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较强专业素质的应用型针灸推拿专门人才。专业带头人孙欣峰是南阳中医药(学)协会理事,专业造诣深厚。

4、“校院融合、仿真实训”的医学影像技术专业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河南省医学院校同类专业中开办最早的专业之一,通过建立校院一体的教学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线,与附属医院专家共同讨论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用行业和岗位要求标准制订基本技能操作质量标准与考评办法,使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得到了全面提高。

该专业是省级教改试点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专业教学能力突出,主编的《医学影像解剖学》和《影像诊断学》2部教材列入“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并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优秀教材;《影像诊断学》获得首届全国医学影像专业优秀教材奖。主干课程《医学影像解剖学》被评为省级精品课程。专业带头人蒋烈夫现任河南省放射学会常务委员、南阳市放射学会主任委员。该专业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5、“订单培养、产学一体”的中药学专业

中药学专业自开办以来,始终走校企一体、工学结合之路,依托南阳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学校实验实训基地及合作企业的优势,突出实践教学,为药品生产、经营单位培养 “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高素质技能型中药人才。该专业充分发挥仲景故里的独特优势,主动适应市场需求,学生在药企见习和顶岗实习,确保工学结合零距离;教师到企业兼职、医院挂职,确保理论与实践无缝对接;面向企业需求订单培养,确保学生顺利就业。

该专业中药化学实验室和中药分析实验室分别为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二级科研实验室,目前已具备从事中药化学成分研究、药品质量控制研究、药物生产及新剂型研究等涉及中药研究开发全过程的技术力量和人才。该专业带头人陈洪群是南阳市药学会理事、河南华茸堂药业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南阳市中药资源普查专家技术指导组成员。近年来药学实验室承担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2项,省级项目7项,市级项目13项,校级项目18项。

六、完善教学管理,加强质量监控

(一)教学管理严格规范,运行平稳有序

1、教学管理体制健全。学校成立了由校内专家、卫生行业专家、业务骨干等组成的教学工作委员会和教学督导委员会,建立了校、系(部、院)二级管理,学校、教务处、附属医院、系部、教研室齐抓共管的教学管理体制。

2、教学管理制度完备。先后出台了《南阳医专教学管理工作暂行条例》、《南阳医专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南阳医专教学督导工作实施办法》等60余项教学管理文件,并汇编成《教学管理制度汇编》,教学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教学管理队伍素质较高。教学管理部门现有教学管理人员56人,队伍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具有较强的改革创新意识和较高的教学管理水平,懂得现代教学管理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4、教学管理手段先进。学校建有正方现代教学管理信息系统,购置多个数据库和软件,学生基本信息、学籍管理、成绩管理、职业资格鉴定等日常教学管理充分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提高了教学管理效率和教学管理水平。

(二)学生管理理念先进,育人成效突出

学校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管理理念,成立了学生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校、系二级管理,形成了“党委—学工部、校团委—学工办—辅导员、班主任”的学生管理体制。学生管理队伍结构合理,素质全面,服务意识较强,能够适应学生管理工作需要。印制了《学生管理手册》、《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等规章制度,涵盖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设立了心理咨询室,配备有专职心理辅导老师,构筑起多元、互动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现有各类学生社团17个,管理规范,有效提升了学生综合素质。校园文化建设丰富多彩,已连续举办13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4届学生社团文化巡礼节、2届公寓文化艺术节及2届基础文明教育月等活动,在弘扬主旋律、建设和谐校园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完善质量监控体系,教学督导效果显著

学校对教学质量监控工作常抓不懈,建立了课堂讲授、实践教学、考试考核、日常教学管理等环节的质量标准;构建了由教务处、医教室、系(部、院)、教研室、教师、学生和医药卫生行业专家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聘请了教学经验丰富的优秀退休教师和实践经验丰富的医疗卫生行业专家,按学科组成西医、中医、普通3个教学督导专家小组,坚持对每位专、兼职教师每学期至少随机听课1次,及时反馈教学的长处与不足,听评结果与教师的待遇挂钩;每学期开展学生代表问卷调查,召开学生座谈会,组织全校性的学生网上评教,对任课教师进行评议;建立学生信息员制度,实行教师授课情况周报制度;开展领导听课评教、教师听课互评;任课教师对授课班级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多元高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使我校教师的质量意识得到了强化,整体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七、铸造学校品牌,增强服务能力

(一)生源规模、质量稳中有升

招生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学校成立了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招生宣传与组织,招生范围不断扩大,目前已覆盖22个省、市、自治区。新生报到率逐年提高,2011-2013年,第一志愿报考率分别达167%、175%、198%、125.4%,报到率分别为89.3%、89.6%、90.8%、91.59%。

(二)就业工作实现双高、双满意

学校将就业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和完善了“校领导主抓、就业中心统筹、系院落实、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努力将以就业育人的理念落实到就业服务各个环节,加强了组织机构体系、就业教育体系、就业市场体系“三个体系”建设,建立健全了就业工作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为学生铺就以面向基层为主体的多元化就业渠道,实现了就业率、就业质量的“双高”和学生、社会的“双满意”。2008年和2012年,我校两次荣获“河南省普通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三)社会服务能力持续增强

近年来,学校主动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医疗卫生行业转型升级,积极承担我省4个省辖市及2个省管县(市)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已组织4期全科医生培训,培训全科医生1500人;第一附属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均被批准为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均获得财政支持2600万元;参与省市医疗卫生技术开发8项;与中国解剖学会合作,在我校建成了中国解剖网站;人体生命科学馆、中药标本馆为省级科普教育基地,每年接待数千人参观学习;张仲景医籍文献数据库为研究仲景医药文化提供了有效平台;面向社会需求,开展护士资格、按摩师、营养师培训服务;为南阳及周边地区群众提供了优质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中药材种植、中药资源普查等技术服务;积极承担援外医疗服务任务,展现了良好的国际形象。

(四)社会声誉不断提高

近年来,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性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培养开展各项工作,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坚持工学结合,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我校“仲景学子”被评为“河南省高等学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品牌”,人才品牌业已形成,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第三部分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整改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在省教育厅的悉心指导和南阳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校的内涵建设水平和综合办学实力有了较大提升,人才培养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但随着社会医疗卫生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到二0二0年要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这对高等医学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学校的改革发展任务更加繁重。在评建过程中,我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一)专业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十一五”期间和“十二五”初期,我校不断加大专业结构调整力度,新增设了一些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专业,但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要求仍有差距,专业结构需要继续优化。

(二)教学改革有待进一步深化

近年来我校持续深化课程体系改革,完善教学资源建设,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高水平的教学质量工程项目仍需加强,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尚待突破。

(三)教育管理理念有待进一步提升

通过近年来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推进,广大教职员工在高职教育思想及管理理念上都有显著的提升,但对国家高职教育新政策、新理论的学习深度和自觉应用程度仍然不够,需要进一步更新和加强。

二、整改措施

针对存在的问题,学校将成立整改领导小组,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措施,继续用改革和发展的方法解决前进中遇到的问题,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强整改和建设:

(一)优化专业结构,注重内涵发展

一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强专业设置的灵活性,新增一批社会急需、就业状况良好的专业;二是在稳定专业数量、调整专业结构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专业内涵建设;三是加大专业改革力度,力争把试点专业建成特色鲜明、具有带动作用的示范专业。

(二)深化教学改革,实现层次飞跃

一是继续探索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改革,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二是探索教学方法改革,强化学生能力培养;三是加大教学质量工程建设力度,力争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的突破和提升。

(三)加强学习借鉴,提升教育理念

一是进一步重视高职高专新政策和新理念的学习,借鉴省内外高职高专教育的先进思想和经验;二是进一步在广大教师中明确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思路和发展规划,更加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国家卫生事业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3年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

Copyright© 南阳医专教务处  地址:河南省南阳市雪枫西路1106号 邮箱:ny6225@163.com

undefinedundefined